中国政府网 |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| 中国卫生人才协会    今天是: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 - 继续教育 - 技术培训
关于中国卫生人才协会中医康复理疗师培训知识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5.03.19    新闻来源:中国卫生人才协会   浏览次数:

中医康复理疗师培训知识体系: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、系统性总结,结合行业规范、技能要求及最新政策动态:

中医康复理疗师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,其培训需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,融合现代康复技术,注重临床实操与规范化服务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《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标准》及行业实践,其知识体系可分为以下模块:

 

一、基础理论模块  

1. 中医基础理论

   阴阳五行学说:理解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平衡关系。  

   脏腑经络理论:掌握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及脏腑功能联系。  

   气血津液辨证:分析气血失调对筋骨、脏腑的影响机制。  

 

2. 中医诊断学  

   四诊合参:望(舌诊、面诊)、闻(声息、体味)、问(病史、生活习惯)、切(脉诊)的综合应用。  

   体质辨识:九种体质分类(平和质、气虚质、阳虚质等)及其康复调理原则。  

 

二、核心技能模块  

1. 中医康复技术  

   推拿手法:掌握滚法、揉法、按法、捏脊等手法,重点训练手部力度与渗透性。  

   艾灸疗法:区分直接灸、隔物灸、温针灸的适应症与操作禁忌。  

   拔罐与刮痧:学习火罐、气罐的留罐、走罐技巧,以及循经刮痧路径。  

   穴位贴敷:掌握常用穴位(如足三里、关元)定位及药物配伍原则。  

 

2. 现代康复技术融合  

   物理因子疗法:低频电刺激、红外线、超声波等设备的辅助应用。  

   运动康复:结合八段锦、五禽戏设计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。  

 

3. 常见病症康复方案  

   骨关节疾病: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结合中药熏蒸疗法。  

  慢性病调理:高血压、糖尿病的穴位按摩与饮食调养联合干预。  

   术后康复:中风后遗症的经络疏通与肢体功能重建。  

 

 三、规范化操作与安全知识  

1. 操作规范  

  严格执行《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》,如拔罐时间控制在5-15分钟,避免灼伤。  

   消毒流程:针具、火罐等器械的一人一用一灭菌制度。  

 

2. 禁忌症识别

   禁止推拿/艾灸的情况:皮肤破损、高热、恶性肿瘤局部、严重骨质疏松等。  

   特殊人群注意事项:孕妇禁用合谷、三阴交等穴位。  

四、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 

1. 跟师实训

   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参与真实病例诊疗,学习“理、法、方、术”的临床决策逻辑。  

   典型病例库学习:如肩周炎的“松解粘连-温经通络-功能锻炼”三步疗法。  

 

2. 多学科协作训练  

   与西医康复科、营养科联合制定综合康复计划,掌握跨学科沟通技巧。  

 

五、行业法规与职业素养  

1. 政策法规  

   《中医药法》《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》中关于康复服务的条款。  

    职业伦理:保护患者隐私,避免过度医疗承诺。  

 

2. 继续教育

   - 定期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(如中国卫生人才协会培训中心认证的课程)。  

   - 关注行业动态:如AI脉诊仪、智能艾灸机器人的临床应用进展。  

 

---

 

六、考核认证与职业发展  

1. 资格认证

   通过http://www.chtta.org.cn中国卫生人才协会组织的岗位技能等级考试。  

   考核内容:理论笔试(占比40%)、实操模拟(占比60%)。  

 

2. 职业路径  

   基层就业: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养老机构的中医康复岗位。  

   高端市场:私人康复工作室、运动康复中心的特色技术服务。  

 

结语  

中医康复理疗师的培养需坚持“理论奠基、技能为本、规范先行”的原则。随着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发展规划》提出“加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”,行业对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思维的专业理疗师需求将持续增长。未来培训体系可进一步融入智能中医设备操作、国际标准化课程(如WHO传统医学指南),助力中医药康复技术走向世界。  

 

 

 
 
友情链接
版权所有:官网   www.chtta.org.cn   2006-2025  
主办单位:中国卫生人才协会    E-MAIL:chttaa@163.com 卫生人才培训查询平台
信息维护:中国卫生人才协会数据中心 政策指导文件:人社部发〔2017〕68号文件